在当前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不仅是党中央对全党的核心要求,更是我们凝聚亿万人民、应对风险挑战、朝着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稳步前进的根本保证。干部的能力提升,首在思想的提升。于此,韶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与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源地,韶山干部培训基地正以其独特的红色资源,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铸魂”与“赋能”作用。

一、思想引领力:从历史深处汲取定盘星的力量
思想引领力,其核心在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意志、指导行动。它绝非空洞的口号,而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武器。韶山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生动诠释着思想引领的磅礴力量。
在韶山干部学院的课堂上,学员们通过专题教学《从韶山出发看思想建党的重要性》,深刻回溯毛泽东同志早期革命活动。正是那种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洞察与马克思主义的灵活运用,才孕育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思想。这种溯源式的学习,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强大的思想引领力,源于对客观规律的深刻把握,源于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源于为理想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 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的形势下,重温这段历史,有助于广大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在面对任何风浪时都能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结合时政:在“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中激活红色基因
增强思想引领力,必须与时代同频共振。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这不仅是经济命题,更是思想命题和实践命题,迫切需要各级干部打破思维定势,勇于创新。
韶山干部培训巧妙地将红色基因与时代使命相连接。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策源地,学员们开展研讨:当年毛泽东同志是如何冲破教条主义束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路?今天,我们又应如何解放思想,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扫清体制机制障碍? 通过对比反思,学员们领悟到,“解放思想”本身就是思想引领力的关键体现。从韶山的革命创新到今天的科技创新,其精神内核一脉相承——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种启迪,激励干部们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用思想的破冰引领行动的突围。
三、能力转化:将思想伟力淬炼为攻坚克难的硬本领
干部能力提升的最终落脚点是实践。韶山培训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思想引领力向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转化。
在“铜像前的宣誓”中淬炼政治能力。 庄严的仪式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让“两个维护”从政治要求内化为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显著提升了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在“毛氏家风的讲述”中涵养执政本领。 “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情怀与“艰苦朴素”的优良家风,教育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这直接提升了他们群众工作的能力,懂得“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从而在制定政策、推进改革时更能站稳人民立场。
在“革命逆境的情境模拟”中增强斗争精神。 回顾大革命失败后党的艰难处境,学员们深刻体会到,强大的思想引领是统一思想、稳定军心、战胜困难的生命线。这培养了干部在新时代直面风险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略胆识和实战能力。

韶山,不只是一处地理坐标,更是一座永恒的精神灯塔与能力淬火炉。它通过回溯思想的本源,为当代干部深刻理解和把握“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提供了最鲜活的教材与最深厚的底气。在这里,干部们收获的不仅是历史的敬畏,更是面向未来的智慧与勇气。通过韶山的培训,广大干部必将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不断提升引领发展、服务群众、防范风险的综合能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赶考路”上建功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