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筑牢立德树人的信仰之基,近日,市教育局组织了一批教育工作者,前往湖南韶山这一革命圣地,开展了一场深刻而生动的党性专题教育培训。此次培训旨在让教育工作者们从党的光辉起点中汲取精神营养,将其转化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强大内驱力。
与常规的理论学习不同,本次培训将课堂设置在厚重的历史现场。在韶山红色培训基地的精心组织下,学员们通过一场场现场教学、一幕幕情景体验,实现了与革命历史的深度对话。行走在伟人故居、纪念馆之间,大家感受到的不仅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是一种直抵灵魂的初心叩问。
本次韶山党性教育特别注重从历史的多维视角挖掘新的教育内涵。培训中,讲师援引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的一项记载:1925年,毛泽东同志在韶山创建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后,曾亲自为党员和进步农民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打牌”活动。他们将“天牌”、“地牌”等传统牌具,赋予了新的意义,用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用“王牌”代表无产阶级,用“团结牌”代表工农联盟。
这个“以牌明理”的历史细节,为教育工作者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它生动地展现了早期共产党人如何根据群众的认知水平和现实条件,进行卓有成效的理论普及和思想启蒙。这种极具创造性、贴近性的宣传教育方式,让深奥的真理在轻松的形式中深入人心。这对于今天思考如何创新思政课形式、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更有效地走进青少年心中,提供了宝贵的历史镜鉴。
从“打牌”学理论这一创新实践中,学员们深刻认识到,信仰的建立并非依靠生硬的说教,而是需要巧妙的方法与真挚的情感作为桥梁。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传播知识、塑造灵魂的时代重任,更需学习这种深入浅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在韶山红色培训基地的每一次研讨中,如何将这种智慧运用到当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和师德师风培育中,成为大家热议的核心话题。
此次韶山之行,是一次纯粹的韶山党性教育,更是一次教育本真的寻根之旅。它让参与者们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而“德”之根基,在于坚定的理想信念与赤诚的为民初心。通过回顾党的早期宣传教育工作,大家更加明确了自身在新时代所承担的光荣使命。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普遍感到思想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洗礼。大家纷纷表示,要将韶山精神带回校园,融入课堂,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更加创新的育人方法,投身于教育事业,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红色动力。
作者:李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