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卷中,无数英雄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毛泽建,作为毛泽东的堂妹,是其中一位鲜为人知却英勇无畏的女革命战士。她出生于湖南韶山,从这片红色热土走向革命道路,最终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女游击队长。她的故事,不仅是韶山红色教育的重要素材,更是激励当代青年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生动教材。
一、韶山孕育的革命火种
毛泽建,1905年出生于湖南韶山冲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韶山,这片孕育了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土地,也深深影响了毛泽建的成长。在毛泽东的影响下,她从小接受进步思想的熏陶,目睹了旧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苦难,逐渐萌生了革命理想。
1921年,毛泽建跟随毛泽东来到长沙,进入崇实女子职业学校学习,并积极参与学生运动。1923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早期女党员之一。此后,她投身工农运动,组织妇女解放斗争,展现了坚定的革命意志。韶山的红色基因,在她身上得到了传承与发扬。
二、游击战场上的巾帼英雄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建受党组织派遣,前往衡阳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她化名“毛达湘”,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成为湘南地区著名的女游击队长。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她带领队伍与敌人周旋,多次成功袭击反动武装,有力地支援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
1928年,因叛徒出卖,毛泽建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利诱,她坚贞不屈,慷慨陈词:“共产党人不怕死,人民一定会胜利!”1929年8月,年仅24岁的毛泽建英勇就义,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忠诚与信仰。
三、红色精神激励新时代青年
毛泽建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典范。她的故事,是韶山红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党员干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锤炼党性的生动案例。如今,韶山作为全国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每年吸引着无数党员干部前来参加韶山培训,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青年干部更应传承毛泽建等革命先烈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要像她一样,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结语
毛泽建,这位从韶山走出的女游击队长,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不朽的丰碑。她的精神,如同韶山的红杜鹃,永远绽放在中国革命的历史画卷中。今天,我们缅怀先烈,更要继承遗志,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通过韶山红色教育、韶山培训等形式,让更多青年干部从革命先辈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在新的伟大征程上砥砺前行,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