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韶山干部培训学院(韶山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咨询电话:0311-80761606

红色基因赋能现代治理:上海高校管理学院韶山研修纪实

作者:小编 2025-10-25 阅读量:

52605824.jpg

当现代管理学的理性思维,遇上红色圣地的情感冲击,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上海一所高校管理学院的师生们,将课堂搬至湖南韶山,在韶山干部培训基地展开了一场深刻的韶山红色教育。他们此行,旨在寻找一个关乎组织存续与发展的根本答案:何为真正的“本钱”?

韶山的一砖一瓦,一景一物,都是鲜活的管理学案例。与以往侧重于精神感召的叙述不同,本次培训引导学员们从一个更为冷峻且根本的视角切入——资源观与成本核算。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内,一份泛黄的收据复印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分析样本。据《毛泽东遗物事典》等权威资料记载,1965年,毛泽东同志重返韶山,下榻于韶山宾馆。在离开前,他仔细查看了住宿、膳食等所有费用清单,并坚持由个人支付了全部款项。这张由他个人支付的“食宿费收据”,至今仍作为珍贵文物被保存着。

这张薄薄的收据,在管理学院师生的讨论中,重若千钧。它超越了廉洁自律的道德叙事,被解读为一种极为深远的“政治成本管理”和“信誉资本积累”。学员们分析道,领袖的这笔个人支出,看似微小,实则是对组织运行中一种隐性“政治交易成本”的彻底切割。它避免了任何因特权可能引发的民众怨愤,以及由此带来的治理成本飙升。这笔“支出”,在当时为国家、为政党节省了无法估量的“公信力损耗”,并转化为一笔巨大的、可持续的“政治信誉资本”。

这一发生在韶山干部培训基地的现场教学,极大地冲击了学员们固有的资源认知。他们意识到,在商业世界中,人们习惯于计算有形资产、现金流和市场份额;而在这里,他们学到了最深刻的一课:民心、信誉与道德合法性,才是一个组织最核心、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和“生存本钱”。此次韶山红色教育的核心,正是引导未来的管理者去重新定义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学会辨识并珍视那些真正决定长期竞争力的无形资本。

当学员们走出纪念馆,韶山的天空显得格外澄澈。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管理学的分析工具,更带走了一份沉甸甸的启示:任何伟大的事业,其起点与终点,都关乎于人,关乎于一种超越利益的信任。从韶山出发,他们将把这笔弥足珍贵的“信誉资本”理念,注入对现代商业社会的未来思考与实践之中。

作者: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