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韶山冲笼罩在薄雾中,某市会计协会的专业人士们,踏上了这片红色热土。与数字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他们,此行要在韶山干部培训基地开启一场寻找初心的精神之旅。
在毛泽东同志故居的堂屋里,学员们驻足在一盏桐油灯前。这盏灯曾照亮少年毛泽东苦读的夜晚,也见证了一个农家子弟走出乡关的抉择。协会负责人感慨道:"我们整天与账本凭证打交道,今天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人生的‘总账’——它不在于个人得失的计算,而在于对社会贡献的累计。"
本次韶山红色培训的特色在于将专业精神与红色基因相融合。在专题教学环节,培训教师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历史细节: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据《毛泽东年谱》记载,在父母墓前,他深深地三鞠躬,轻声说道:"前人辛苦,后人幸福。"随后采来松枝敬献墓前。这个细节让从事财务工作的学员们陷入沉思——他们看到了超越数字的情感,看到了革命者在家国之间的取舍与担当。
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展厅里,一份1950年毛岸英回韶山时的开支账本复印件引起了大家的特别关注。账本上清晰记录着每一笔微小的开支,体现了革命家庭严格的廉洁自律。一位学员动情地说:"这份账本比任何审计报告都更有说服力,它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最严格的'内部控制'。"
韶山干部培训基地的专家在座谈中提出,会计工作与党性修养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会计核算要求客观真实,党性修养要求忠诚老实;会计工作强调谨慎性原则,党的作风要求谦虚谨慎;财务纪律要求廉洁奉公,党的纪律要求清正廉洁。这种专业与信仰的对话,让学员们找到了提升职业素养的精神源泉。
细雨中的韶山烈士陵园,学员们撑着伞,静静地拾级而上。石碑上镌刻着"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雨水的浸润下更显庄重。一位协会副会长轻声说道:"这一笔一画,都是用生命书写的。比起这些,我们平时审核的报表数字,承载的同样是沉甸甸的责任。"
在结业仪式上,学员们分享了各自的感悟。有人说,最大的收获是理解了"实事求是"在会计工作中的深刻内涵;有人表示,要将韶山精神融入到会计准则的执行中;还有人谈到,要在数字核算中守住道德的底线。这些发自内心的感悟,让此次韶山红色培训超越了普通的学习,成为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返程的列车缓缓启动,学员们透过车窗回望渐行渐远的韶峰。他们带走的不仅是一段红色记忆,更是一种将专业精神与理想信念相融合的自觉。在未来的工作中,他们将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数字,以更炽热的情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李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