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韶山干部培训学院(韶山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咨询电话:0311-80761606

一张伙食费收据背后的精神传承:韶山干部培训的当代启示

作者:小编 2025-07-04 阅读量:

1-250401151415259.jpg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展柜里,静静躺着一张已经泛黄的收据。这张写于1959年6月26日的票据上,清晰地记录着"毛主席交来伙食费人民币贰元整"的字样。这张看似普通的收据,却成为韶山红色教育基地最打动人心的展品之一,也是韶山干部培训课程中最生动的教材。它不只是一张财务凭证,更是一把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钥匙。

这张收据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记载,1959年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在招待所住了两晚。临行前,他坚持要支付伙食费。当时工作人员再三推辞,毛泽东却说:"这是制度,我必须遵守。"最终,他按照干部下乡每天1元的标准,支付了2元伙食费。这个细节在时任湖南省公安厅警卫处干部刘纪林的回忆文章中得到印证。如今,这张收据原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党性教育最鲜活的案例。

在韶山干部培训的课堂上,这张收据常常引发学员们的深思。它揭示了一个朴素却深刻的道理:真正的领导力不在于特权,而在于带头遵守规则的自觉。当学员们站在展柜前,看到的不仅是一张历史票据,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这种体验式学习,远比单纯的理论说教更有感染力。

韶山红色教育基地的教学创新之处在于,它善于从这样的历史细节中挖掘当代价值。培训课程不会简单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而是引导学员思考:在物质条件极大改善的今天,如何保持这种严守纪律的精神?当一张六十多年前的伙食费收据与当下的反"四风"要求相遇,会产生怎样的思想火花?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让廉政教育摆脱了说教味,变得可感可知。

韶山的培训课程设计颇具匠心。除了传统的现场教学,还开发了"假如我是招待所会计"的情景模拟课。学员们分组扮演不同角色,重现当年毛泽东坚持交伙食费的场景。这种沉浸式体验让人真切感受到: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领导者的表率作用至关重要。一位参与过培训的学员在心得中写道:"当我'拒绝'主席交费时,突然理解了什么叫'以上率下'。"

这张收据还折射出更深层的文化密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与"廉"始终是士大夫精神的核心理念。毛泽东坚持交伙食费的行为,既是对党的纪律的遵守,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韶山干部培训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在课程中巧妙融合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让廉政教育有了更丰厚的文化底蕴。

当代社会治理中,制度执行往往面临"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而这张收据提示我们: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能否像毛泽东那样,在细微处见精神,在平常中守规矩。韶山红色教育基地的培训之所以有效,正是因为它让学员们在历史现场感悟到一个真理:好的制度需要好的执行,而最好的执行就是领导者的以身作则。

在数字化时代,这张收据又被赋予了新的教育形式。韶山干部培训开发了"清廉记忆"数字展馆,通过新技术让学员可以"亲手"翻阅这张电子收据,查看背后的详细档案。科技手段的运用,让历史文物"活"了起来,使教育培训更加符合当代人的接受习惯。

这张两元伙食费收据的价值,早已超出了它的面额。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它像一面镜子,照见共产党人的初心;它像一把尺子,量出干部作风的差距;它更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韶山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挖掘这样的历史细节,让党性教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变成了可触摸、可感知的精神传承。

当学员们结束培训离开韶山时,带走的不仅是对历史的了解,更是一种精神的觉醒。那张泛黄的收据提醒着每一个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唯有始终保持对纪律的敬畏,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的信任。这或许就是韶山干部培训最宝贵的收获,也是这张两元收据留给后人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