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韶山干部培训学院(韶山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咨询电话:0311-80761606

守护绿水青山的初心印记:省自然资源厅韶山培训筑牢生态红线意识

作者:小编 2025-09-25 阅读量:

1-250402150933R9.jpg

初秋的韶山冲,荷塘映日,阡陌纵横,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省自然资源系统的业务骨干们走进这片红色沃土,在韶山干部培训学院开启了一场主题鲜明的韶山红色培训。这次培训将红色基因传承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让学员们在对历史的回望中,重新审视肩上守护绿水青山的时代责任。

在毛泽东同志故居的晒谷坪前,培训教师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根据《韶山志》记载,少年毛泽东在田间劳作时,曾注意到山坡上的树木被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清澈的溪流变得浑浊。这个观察深深触动了他,后来在与斯诺的谈话中,他特别提到韶山的生态变化让自己早期就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这个源自地方志的记载,为红色教育注入了独特的生态视角,让来自自然资源系统的学员们产生了强烈共鸣。

韶山干部培训学院的课程设计别具匠心,将"土地革命"的历史内涵与当代"土地保护"的现实使命巧妙衔接。在专题教学中,教员引导学员思考: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带领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现"耕者有其田";新时代的自然资源工作者,则要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守耕地红线,确保"良田永耕其用"。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守护好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新时代对革命初心的最好传承。

此次韶山红色培训最具特色的环节,是将课堂延伸到毛泽东同志当年进行农村调查的田间地头。学员们手持当年的调查笔记复印件,重走调研路线,实地感受革命先辈如何用脚步丈量民情。这种体验式教学,让从事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学员们深切体会到,精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工作传统,其精神源头正来自于此。

在分组研讨中,学员们围绕"红色基因与绿色发展"展开热烈讨论。一位负责生态修复的学员感慨:"当年革命先辈在这片土地上追求的是生存权与发展权,今天我们要实现的是可持续发展权。这种转变背后,不变的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悟,成为培训成效的最好注脚。

当学员们站在毛泽东同志曾经游泳的池塘边,望着四周郁郁葱葱的山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大家认识到,作为自然资源管理者,不仅要懂技术、精业务,更要具备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历史眼光。这次培训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了红色传承与绿色发展两大时代命题。

作者: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