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作为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源地,更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源泉。近年来,韶山干部培训将红色基因传承与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度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性教育模式,为党校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与实践经验。
韶山精神与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契合
韶山精神蕴含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品质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的一份1925年韶山农民运动调查报告中详细记载:当时毛泽东走访了韶山冲32户贫苦农民家庭,用7天时间完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原始素材收集。这种深入基层、实事求是的调研精神,正是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工作方法。
韶山红色教育通过深挖这一历史细节,引导学员认识到: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在扎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许多参加韶山干部培训的学员表示,这种以史鉴今的教学方式,使他们更加明确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工作准则,对提升决策科学性大有裨益。
党校创新韶山培训模式的实践探索
党校充分利用韶山红色教育资源,创新开发了"三维一体"培训体系:
一是理论维度,开设《从韶山精神看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等专题课程,系统阐释红色基因与新时代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二是实践维度,组织学员走访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地考察红色文化如何赋能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三是情感维度,通过"与革命后代面对面"等活动,强化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
党校在韶山建立的"红色教育创新基地"颇具特色,其开发的"情景模拟教学"让学员角色扮演1927年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时的调查员,通过还原历史场景深刻体会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这种沉浸式体验有效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韶山经验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启示
韶山干部培训中总结提炼的若干经验,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如同毛泽东当年在韶山创办农民夜校直指教育不平等问题,高质量发展必须精准识别并解决发展中的痛点难点。
第二,弘扬创新精神。1927年毛泽东在韶山发展党组织时创造的"秘密串联"工作方法,展现了共产党人因地制宜的创新智慧。韶山红色教育特别强调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许多参训干部将这种精神运用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三,强化系统思维。韶山干部培训通过分析毛泽东整合韶山各种资源开展革命工作的历史经验,培养学员的系统谋划能力。
新时代韶山红色教育的升级路径
面向未来,韶山干部培训正在实施"三个升级"计划:
内容升级方面,开发《韶山精神与新发展理念》等新课程,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中的现代价值;方法升级方面,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员需求,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成效升级方面,建立培训效果跟踪机制,确保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绩。
韶山精神历久弥新,韶山干部培训常办常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用好韶山这一红色教育基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韶山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韶山干部培训学院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