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韶山冲笼罩在薄雾之中,青石板路上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一群身着素色正装的学员正沿着毛主席少年时期走过的山路缓缓而行,他们是来自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的干部职工,此行来到韶山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为期三天的主题培训。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庄重而虔诚的神情,仿佛不是来参加培训,而是进行一场精神的朝圣。
在毛泽东同志故居前的池塘边,学员们驻足良久。池塘里的荷花正在绽放,一如《毛泽东年谱》中记载的那般——1921年春节,毛泽东正是在这个池塘边教育弟妹们"舍小家为大家",动员全家参加革命。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记载,当时毛泽东对弟弟毛泽民说:"光顾自己有饭吃不行,要让天下穷人都有饭吃。"这句朴素而深刻的话语,让来自粮食系统的学员们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一位中年学员轻声对同伴说:"这就是我们粮食工作者的初心啊。"
韶山干部培训的课程设置独具匠心。在专题教学环节,讲师没有照本宣科,而是从毛泽东同志重视粮食工作的历史讲起。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在韶山冲附近的农家调研时指出:"粮食问题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这个细节来自《中国共产党粮食工作史》,让学员们感受到一代伟人对粮食工作的高度重视。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腰板,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粮仓模型前,学员们久久不愿离去。这个按照1:1比例复原的粮仓,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粮食储备的原始面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粮储人抚摸着粮仓的木栏,眼角微微湿润:"这就是我们事业的起点啊。从这样简陋的条件起步,到现在现代化的粮仓,一代代粮储人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培训中最打动人的环节是"重走送粮路"体验教学。学员们推着独轮车,沿着韶山冲的崎岖山路前行,体验当年农民送公粮的艰辛。汗水浸透了衣背,手掌磨出了水泡,但没有人抱怨。一位年轻学员气喘吁吁地说:"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理解我们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夜晚的研讨会上,学员们围坐在农家院落里,就着昏黄的灯光畅谈学习体会。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真挚的情感流露。"以前觉得管粮仓就是份普通工作,现在明白了,我们守护的是国家的命脉,是百姓的安心。"一位女学员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夜空中繁星闪烁,仿佛革命先辈们在注视着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铜像广场举行的宣誓仪式将培训推向高潮。学员们面向毛泽东铜像,庄严举起右手:"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守护大国粮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粮储力量!"铿锵誓言在韶峰间回荡,许多人的眼中闪烁着泪光。这一刻,红色基因已经融入血脉,初心使命更加坚定。
离别时分,学员们带着沉甸甸的收获踏上归程。一位学员在笔记本上写道:"韶山之行让我明白,粮食工作不仅是技术活,更是政治活。我们要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粮食安全。"这样的感悟,正是韶山红色教育基地希望传递的价值——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粮储工作中绽放新的光芒。
作者: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