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韶山干部培训学院(韶山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咨询电话:0311-80761606

韶山红色教育:在历史细节中感悟为民初心

作者:小编 2025-09-12 阅读量:

52605824.jpg

清晨的韶山冲笼罩在薄雾中,青石板路上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学员们正沿着1959年毛泽东回乡考察的路线,开启一场特殊的精神洗礼。在韶山红色教育课程体系中,这条看似寻常的乡间小路被赋予了深刻内涵——它不仅是地理路径,更是一条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精神纽带。

在韶山宾馆一号楼展厅内,一份泛黑的日程表吸引了学员们的目光。上面清晰记录着1959年6月26日下午三时,毛泽东专程造访韶山敬老院的行程安排。根据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年谱》记载,当时毛泽东握着老人们的手说:"我们都是韶山冲的老乡,今天特地来看望你们。"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让现场学员陷入沉思。一位从事社区工作的学员轻声感叹:"领袖与群众之间这种天然的情感联结,正是当下基层干部最需要传承的宝贵品质。"

韶山干部学院的现场教学别具匠心。在敬老院旧址前的古樟树下,教员没有照本宣科,而是让学员们围坐成一圈,每人分享一个自己工作中遇到的民生小事。随着交流深入,大家突然理解到:毛泽东当年之所以将敬老院作为重要行程,正是因为关注弱势群体最能体现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这种沉浸式讨论使学员们认识到,红色基因传承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院开发的"民生温度计"情景模拟课程令人印象深刻。学员们分组还原1959年敬老院座谈场景,其中一组需要现场制定解决老人实际困难的方案。有位学员在角色扮演中提出:"应该建立定期巡访机制",立即有同伴补充:"还要记录每个老人的特殊需求"。这种互动式教学让党史教育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恰好体现了韶山红色教育的创新理念。

在毛泽东与敬老院老人的合影照片前,学员们注意到一个细节:领袖与老人们并肩而坐,没有任何身份隔阂。据《毛泽东回韶山》记载,当时有工作人员建议摆放桌椅,被毛泽东婉拒:"就这样坐在长凳上好,更亲切。"韶山干部学院教员由此引申出"平等意识是现代治理的重要基础"的讨论主题,引导学员们思考如何在新形势下破除官僚主义、保持鱼水情深。

夜幕降临时的专题研讨颇受启发。学员们对比1959年与当下的民生工作方式,发现尽管时代变迁,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此次培训最触动人心的是结业环节。每位学员需要提交一份"民生清单",列出回去后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有人写下"为社区独居老人安装紧急呼叫设备",有人承诺"改善野外勘探队的后勤保障"。这些实实在在的计划,彰显了韶山红色教育注重实效的培训理念——历史学习最终要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

临别时,学员们在毛泽东故居前的稻田边驻足。金黄的稻穗在夕阳下摇曳,让人想起1959年毛泽东在韶山考察时说的那句话:"饭吃得饱,觉睡得香,这就是最好的生活。"这句朴素的话语,跨越时空指引着今天的公职人员: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韶山干部学院正是通过这种具象化的历史细节,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

作者: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