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近日,中海油集团分公司组织党员干部前往伟人故里韶山,参加由韶山党校主办的韶山红色教育培训专题班。此次培训以“追寻领袖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专题授课、情景教学等形式,引导学员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强化使命担当。
韶山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也是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培训期间,学员们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故居,深入了解伟人的成长历程。据《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馆藏档案》记载,故居内的厨房墙上至今保留着一个不起眼的小洞——这是少年毛泽东夜晚读书时,为不影响家人休息,用油灯在墙上熏出的痕迹。这一细节生动展现了毛泽东从小刻苦求学的精神,让学员们深受触动。
在专题教学中,韶山党校专家以“毛泽东与韶山精神”为主题,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实际,深入阐释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深刻内涵。课程中特别提到,1925年毛泽东回乡开展农民运动时,曾在韶山创办了20多所农民夜校,亲自编写教材《农民识字课本》。据《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记载,这些夜校不仅教农民识字,更传播革命思想,为后来的革命斗争奠定了群众基础。这一历史片段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企业发展同样需要扎根基层、凝聚人心。
培训还安排了情景体验环节。学员们来到毛泽东铜像广场,向伟人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在滴水洞景区,大家参观了毛泽东1966年回韶山时居住的一号楼。据《韶山志》记载,毛泽东在此居住期间,仍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床铺、书桌、衣柜均为普通木质家具,甚至拒绝更换新窗帘,强调“能用就行”。这种严于律己的作风,对当前企业推进降本增效、倡导廉洁文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在小组讨论中,学员们结合中海油行业特点,探讨了如何将韶山精神融入能源报国实践。韶山红色教育培训导师分享了1959年毛泽东回韶山时的一段往事:当时地方干部准备修缮毛泽东故居周边道路,但他坚决反对,强调“不要因为我来就搞特殊,群众走的还是老路”。这一细节体现了共产党人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的立场,激励学员们在能源保供、乡村振兴等工作中践行人民至上理念。
结业仪式上,学员们通过“红色故事会”形式,演绎了《毛泽东回韶山》经典片段。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的《毛泽东年谱》记载,1959年毛泽东在韶山宴请乡亲时,特意嘱咐炊事员:“不要搞荤菜,多搞点小菜,大家吃什么我就吃什么。”这种平易近人的领袖风范,成为培训中最生动的党性教育案例。参训人员表示,将把“为祖国献石油”的行业使命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紧密结合,在能源安全保障中展现担当。
此次培训通过深挖韶山的历史细节,让红色教育真正触动心灵。中海油集团分公司带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与韶山党校的合作,将红色资源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