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韶山干部培训学院(韶山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咨询电话:0311-80761606

韶山红色教育培训赋能干部成长的实证研究

作者:小编 2025-08-08 阅读量:

韶山红色教育

巍巍韶峰,见证着中国革命的红色记忆;青青松柏,守护着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作为毛泽东同志的故乡,韶山不仅是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接受思想洗礼的红色殿堂。近年来,韶山干部学院充分发挥独特资源优势,打造系统化、沉浸式的韶山红色教育培训体系,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芒。

1959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阔别故乡32年后重返韶山,这一历史细节在《毛泽东回韶山纪实》(中央文献出版社)中有翔实记载。在为期三天的考察中,他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交谈,在招待所召开基层干部座谈会,并写下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诗篇。这段历史成为韶山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的重要案例,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走进韶山红色教育培训课堂,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无处不在。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一件件珍贵文物讲述着"孩儿立志出乡关"的少年抱负;在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旧址,斑驳的桌椅还原了1925年毛泽东创办农民夜校、播撒革命火种的历史场景。韶山干部学院创新开发"五个一"教学模式: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聆听一堂专题党课、参观一批革命旧址、学唱一首红色歌曲、撰写一篇心得体会,使教育培训入脑入心。

毛泽东同志在韶山的革命实践,为韶山红色教育培训提供了丰富素材。1927年考察农民运动时,他历时32天走访五县,写就《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一深入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如今转化为培训课程中的"田野调查"实践模块。学员们沿着先辈足迹,深入韶山村户开展调研,在躬身实践中领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深刻哲理。

在数字化时代,韶山干部学院积极推动红色教育创新升级。通过VR技术还原"毛泽东回乡之路",运用全息投影再现"韶山农民运动"历史场景,开发"云上韶山"在线学习平台。这些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教育相融合,使韶山红色教育培训更具感染力和互动性。特别是对青年干部群体,这种沉浸式体验能有效跨越时空隔阂,实现情感共鸣。

韶山的红色精神谱系蕴含着深刻启示。从毛泽东同志六位亲人献身革命的壮烈事迹,到"韶山五杰"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韶山干部学院深入挖掘这些典型案例,开发出《韶山精神的时代价值》等精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贯通,引导学员思考:新时代如何传承"为理想而牺牲"的信念?怎样践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

当前,韶山红色教育培训已形成鲜明特色。一方面坚持"内容为王",邀请党史专家对《毛泽东回韶山纪实》等史料进行学术解读,确保历史教育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注重"实践导向",组织学员参与乡村振兴调研、基层治理实践等活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能力。这种"历史熏陶+现实淬炼"的培养模式,受到广泛好评。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韶山这片红色沃土持续焕发新生机。韶山干部学院正着力构建"大思政课"体系,将毛泽东同志在韶山提出的"革命要依靠青年"理念,转化为青年干部培养的具体方案。通过"红色故事青年说""韶山精神进课堂"等活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新时代新征程,韶山红色教育培训将继续发挥独特作用。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七律·到韶山》中描绘的"喜看稻菽千重浪"景象,今天的韶山不仅是精神高地,更成为干部教育的实践课堂。在这里,每一位学习者都能汲取到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新的篇章。

作者: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