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韶山干部培训学院(韶山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咨询电话:0311-80761606

韶山毛泽东故居:历史变迁中的红色地标

作者:韶山干部培训学院任老师 2025-08-30 阅读量:

图片2.jpg

在湖南韶山冲,一座朴素的农舍静静地矗立在青山绿水之间。这里是毛泽东同志的诞生地,也是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之一。韶山毛泽东故居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吸引着无数人前来追寻红色记忆,接受精神洗礼。

毛泽东故居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为土木结构,泥砖墙,小青瓦,一明二次二梢间,左右辅以厢房,进深二间,后有天井、杂屋。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在这里诞生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10年秋,毛泽东离家求学,从此踏上革命道路。1921年春,毛泽东回到韶山,教育全家亲人投身革命。1925年,毛泽东偕夫人杨开慧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在此建立了中共韶山特别支部。1927年1月,毛泽东回韶山考察农民运动,故居成为农民运动的重要据点。

在革命战争年代,故居遭到国民党反动派多次破坏。新中国成立后,故居按原貌修复,1951年正式对公众开放。1961年,国务院将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

走进故居,可以看到毛泽东少年时期使用过的书桌、油灯,以及他劳动时用过的水车、石磨等物品。这些实物无声地诉说着毛泽东从农家子弟成长为伟大革命领袖的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韶山红色教育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精神的传承。来到这里,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为民情怀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通过参观故居、瞻仰毛泽东铜像、重温入党誓词、聆听专题党课等形式,参与者能够从革命传统中感悟崇高,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

韶山党性教育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党员干部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赴韶山参加党性教育,能够帮助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韶山红色教育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引导人们特别是党员干部思考“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通过实地感受革命先辈的生活和奋斗环境,参与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韶山党性教育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它能够促进党员干部自我革命精神的培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需要发扬革命传统,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

韶山毛泽东故居作为红色地标,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地理概念,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它提醒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能忘记初心使命。赴韶山参加红色教育、党性教育,是一次思想的淬炼,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一次力量的凝聚。

新时代新征程,韶山红色教育基地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