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石化炼化分公司组织党员干部赴湖南韶山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此次培训依托韶山干部学院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沉浸式教学、情景体验和专题研讨,将红色精神转化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韶山调查"中的实干智慧
在毛泽东同志故居旁的稻田边,培训导师讲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1927年毛泽东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时,曾用32天走访了5个县,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据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年谱》记载,这份报告基于对700多个农户的深入调研,用详实数据批驳了当时对农民运动的质疑。参训人员深受启发:"当年靠脚板走出真知,今天我们抓安全生产、技术革新,同样需要这种'解剖麻雀'的调研精神。"
从"红米饭南瓜汤"到精益管理
韶山红色教育课程中特别设置了"红军餐"体验环节。当学员们捧着粗瓷碗吃红米饭时,培训导师指出:"井冈山时期红军靠着'每天五分钱伙食费'的标准,创造了艰苦奋斗的奇迹。"这一场景引发热烈讨论:"当年革命前辈能用有限资源打胜仗,我们现代企业更要在降本增效上下功夫。"有小组当即提出将"红军伙食标准"换算成现代成本控制模型,形成《生产装置精益管理20条》。
铜像广场前的质量誓言
在毛泽东铜像广场敬献花篮后,全体参训人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并结合企业实际新增了"质量誓言"环节。"绝不把隐患留给下一道工序""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产品质量"等铿锵承诺,与广场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交相辉映。韶山干部学院教授点评道:"七十年前毛主席题写这五个字时强调'要说到做到',今天你们把誓言量化成KPI,这就是红色基因的现代表达。"
"滴水洞"里的创新启示
参观毛泽东晚年居住的滴水洞时,一组特殊展品引起关注——主席要求特制的斜面书桌和加宽木板床。纪念馆资料显示,这些改造是为方便卧床办公(引自《韶山志》)。参训人员由此联想到生产一线:"老一辈革命家因地制宜改进工作条件,我们装置改造也要有这种创新思维。"当晚的研讨会上,"斜板式换热器""可移动操作台"等十余项小改小革方案相继出炉。
"韶山学校"育人与工匠传承
在毛泽东亲自题写校名的韶山学校,培训组了解到该校早期"半耕半读"的教育模式。有学员敏锐指出:"这和我们推行的'师带徒'岗位练兵异曲同工。"结合正在开展的技能比武活动,参训团队重新修订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特别增加了"红色工匠"评选标准,要求技术骨干既要业务精湛,更要传承艰苦奋斗精神。
结语:五天的韶山红色教育将历史场景转化为管理课堂,让红色精神具象为提质增效的具体行动。参训人员带着三件特殊"纪念品"返程:一本《毛泽东调查研究方法》辅导读本、一份对标革命传统的《装置达标创优计划》、一组融入韶山元素的班组文化设计方案。据悉,该公司将把培训成果转化为"红色动能促发展"专项行动,包括设立"韶山精神"创新基金、建立领导干部"三同"调研制度等,让红色圣地的精神火炬持续照亮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者: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