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韶山干部培训学院(韶山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咨询电话:0311-80761606

韶山干部培训:从少年游泳处读懂成长密码

作者:小编 2025-08-12 阅读量:

1-250312000U2258.jpg

在韶山干部培训基地的现场教学点南岸塘边,一块朴素的石碑静静矗立,上面刻着"毛泽东少年游泳处"八个大字。据《毛泽东年谱》记载,1906至1910年间,少年毛泽东常在这方水域畅游,这段经历不仅塑造了他强健的体魄,更培养了他"到中流击水"的奋斗精神(参见《毛泽东与体育》第二章)。如今,这方池塘已成为韶山红色教育中最生动的课堂,学员们在这里感悟到的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一种成长哲学的当代启示。

南岸塘的水面不过亩许,却映照着干部培养的大课题。韶山干部培训基地开发的《从游泳到治学》特色课程,通过分析毛泽东少年时期的游泳经历与其后来《体育之研究》的辩证关系,揭示出实践与认识的互动规律。当学员们了解到,毛泽东在《心之力》中提出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主张,正是源自韶山时期的亲身体验时,对知行合一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在毛泽东同志故居的私塾复原场景中,摆放着少年毛泽东用过的砚台和《诗经》课本。韶山红色教育的教员们常常引导学员思考:为什么同一个私塾里的学生,只有毛泽东能将南岸塘的游泳经历升华为《体育之研究》的理论成果?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培训基地独创的"三维教学法"中——把历史现场、文物实证和理论阐释有机融合,让学员自己得出"实践出真知"的结论。

韶山冲的地形很有特点,南岸塘位于上屋场与私塾之间,少年毛泽东每天要往返四次。韶山干部培训基地据此设计的"重走求学路"体验教学,让学员在行走中感受"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辩证关系。有位参与者在心得中写道:"走过那些石板路才明白,伟大思想的萌芽往往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寻常脚步里。"这种体验式学习,正是韶山培训区别于传统课堂的关键所在。

在滴水洞,保留着毛泽东1966年回韶山时游泳的原始记录。韶山红色教育特别注重对比教学,通过分析少年时期与晚年时期毛泽东游泳习惯的变与不变,引导学员思考领导干部应该如何保持本色、与时俱进。这种跨越时空的对照,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过去,而成为可资镜鉴的活教材。

私塾旁的晒谷坪如今成了情景教学的天然舞台。在这里,韶山干部培训基地编排的《游与学》情景剧,生动再现了少年毛泽东如何处理读书与锻炼的关系。没有程式化的表演,只有基于史实的场景还原:如何在游泳后晾晒被汗水浸湿的书本,怎样在石板上边晒太阳边背诵诗文。这些细节全部取材于《毛泽东少年时代的故事》等权威史料,让学员在观摩中自然领悟时间管理的智慧。

韶山的夜晚别有深意。当韶山红色教育的学员们围坐在南岸塘边参加"星空研讨会"时,他们讨论的不仅是历史,更是当代干部如何培养战略思维。有位教员说得好:"毛泽东少年时在这方池塘学会的不仅是游泳技巧,更是对水流规律的把握。今天的干部同样需要这种把握规律的能力。"这种将具体技能升华为工作方法的讲授艺术,正是韶山培训的特色所在。

从南岸塘到中南海,一个人的成长轨迹蕴含着干部培养的普遍规律。韶山干部培训基地不提供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历史细节的深度挖掘,帮助学员建立自己的思考框架。当培训结束时,学员们带走的不仅是对历史的了解,更是一套"从现象看本质"的思维工具,这才是红色教育最珍贵的馈赠。

作者: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