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邮政管理局近日组织干部职工前往湖南韶山,开展了一场以“追寻红色邮路,砥砺初心使命”为主题的韶山红色教育活动。此次培训并非一次简单的历史回顾,而是试图透过邮政人的独特视角,重访那段烽火岁月中的信息传递脉络,感受革命先辈的如磐信念。
深秋的韶山冲,松柏苍翠,空气微凉却透着一股肃穆与清新。学员们走在毛泽东同志故居前的塘边,水面倒映着白墙乌瓦,时光仿佛在此刻凝固。他们此行带着一个特殊的问题:在信息闭塞、交通阻隔的年代,革命的火种是如何突破重重封锁,得以传递和燎原的?这个问题让他们的观察有了更深的焦距。
在韶山干部培训学院的精心安排下,一堂题为“从韶山冲到全国:人民邮电的初心探源”的专题课引发了大家的深思。讲师并未赘述众所周知的重大战役,而是引用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年谱》中的一个细节:1925年,毛泽东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时,创建了中共韶山支部。彼时,与外界保持联系、传递斗争信息是极其危险且困难的任务。早期的“通信员”常常以走亲访友、贩运货物为掩护,徒步穿梭于乡间山野,构建起一张隐秘而伟大的“地下邮政网络”。这个角度让在场的邮政人心头一振,他们从这段历史中看到了自己职业身份的源头与光辉。
带着这份全新的认知,学员们参观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时,对展柜中一件看似普通的物品——一个旧时信袋,凝视了许久。它粗糙简朴,与今日现代化的邮政装备天差地别,但它所承载的使命与责任却一脉相承。有人不禁想象,在夜色掩护下,交通员怀揣着至关重要的信件,跋山涉水时的心境:是恐惧,更是坚定的信仰。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连接,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变成了可感可触的精神力量。
此次韶山红色教育还特别设置了一段体验式教学——“重走初心路”。学员们沿着山间小道沉默前行,脚步踏在沙石上发出沙沙声响,这不仅是对体力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磨砺。大家思考的是,当年的信息传递之路何其艰险,今天的我们又该如何守护并畅通新时代的“民生邮路”。
结业仪式上,没有空泛的表态,只有沉静的思考。一位学员分享道:“以前觉得红色教育是聆听历史,这次却感觉是历史在叩问我们。它问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是否还能保持那份传递真理的专注与忠诚?”这番话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归途上,车厢内很安静。许多人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现代城镇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再回想韶山的幽静山冲,内心充满了反差带来的震撼。这次由韶山干部培训学院承办的学习,如同一次精神的淬火,让大家深刻认识到,邮政事业的血脉中始终流淌着红色的基因,畅通微循环、服务千万家就是新时代邮政人对“人民邮电为人民”初心最好的继承。
作者: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