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近日组织干部职工前往伟人故里韶山,在韶山干部培训学院开展为期一周的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此次培训依托韶山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通过专题授课、现场教学、情景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参训人员在红色热土上接受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
培训首日,学员们来到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参观学习。馆内珍藏的1959年毛泽东回韶山时使用过的笔记本原件格外引人注目,据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年谱》记载,在这次回乡期间,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七律·到韶山》,其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句,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革命豪情。参训人员驻足凝视这一珍贵文物,深切感受伟人的家国情怀。
在韶山红色教育专题课堂上,授课专家系统讲解了韶山精神的时代价值。课程特别引用了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编撰的《韶山革命斗争史》中的记载:1925年毛泽东在韶山创办农民夜校时,亲自编写《农民识字课本》,将革命道理融入识字教学,开创了"教育唤醒民众"的实践典范。这一创新做法对当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铜像广场的瞻仰活动庄严肃穆。参训人员整齐列队,向毛泽东铜像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在毛泽东同志故居,大家仔细观看每一件展陈物品,从简朴的生活用品中感悟一代伟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据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研究资料显示,故居内陈列的煤油灯是1959年毛泽东回乡时确认的原物,这盏灯见证了少年毛泽东挑灯夜读的勤学岁月。
培训创新设置了"沉浸式"教学环节。在韶山红色教育影视基地,参训人员通过VR技术"重回"1925年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的场景,身临其境地感受当年开展农村调研的工作方法。在情景模拟课上,学员们分组演练"如何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将红色基因与现代人社工作有机结合。
专题研讨环节围绕"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服务能力"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参训人员结合人社工作实际,就如何将韶山精神转化为推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服务等工作的强大动力畅谈体会。大家一致认为,作为人社干部,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结业仪式上,培训负责人强调,此次韶山干部培训学院的学习只是起点,关键是要把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要求参训人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稳就业保民生、完善社保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重点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
此次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的方式,让人社干部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在思考中提升能力。参训人员纷纷表示,要将韶山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作者: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