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韶山干部培训学院(韶山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咨询电话:0311-80761606

"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当代诠释:韶山干部学院培训纪实

作者:小编 2025-07-16 阅读量:

1-250401151415259.jpg

在湖南湘潭的群山中,韶山如同一颗璀璨的红色明珠,闪耀着永恒的革命光辉。作为毛泽东同志的故乡,这里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通过韶山红色培训和韶山干部学院的教育实践,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1959年6月25日至27日,毛泽东同志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据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年谱》记载,在这次返乡期间,毛泽东在松山一号楼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律·到韶山》,其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句,生动展现了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革命豪情。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创作手稿显示,这首诗历经多次修改,字里行间饱含着对故乡的深情和对革命先烈的缅怀。

在毛泽东同志故居,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感人至深的故事。故居厨房的煤油灯是1959年毛泽东回乡时确认的原物,这盏灯见证了少年毛泽东挑灯夜读的勤学岁月。据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研究资料显示,毛泽东在韶山生活期间,常在夜间借着这盏灯的微光阅读进步书籍,萌发了改造中国的远大志向。

韶山干部学院充分利用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源,开发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课程。学院创新采用"情景再现"教学法,让学员通过角色扮演,体验1925年毛泽东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的工作方法。在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的模拟课堂上,学员们深刻领会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法得到了参训人员的高度评价。

铜像广场的瞻仰活动是韶山红色培训的重要环节。清晨,学员们整齐列队,向毛泽东铜像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大家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据《韶山志》记载,铜像落成时出现了"日月同辉"的自然奇观,这一现象被科学解释为特定气象条件下的光学现象,却成为人民群众爱戴领袖的生动写照。

滴水洞景区是韶山红色教育的重要延伸。1966年毛泽东最后一次回韶山时曾在此居住。韶山干部学院在此设置了"战略思维"专题课程,通过分析毛泽东在滴水洞的思考轨迹,帮助学员提升政治判断力和战略思维能力。景区内保存完好的办公生活场景,为学员提供了直观的历史教材。

随着时代发展,韶山的红色教育不断推陈出新。数字技术的应用让历史变得更加鲜活,VR技术重现了1925年韶山农民运动的场景,AR导览系统让文物"开口说话"。这些创新手段使韶山红色培训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今天的韶山,既是革命纪念地,也是精神传承的课堂。通过韶山干部学院系统化、专业化的教育培训,红色基因正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在这里,人们不仅回望历史,更汲取前行的力量,让韶山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作者:李老师